RIP协议的特点。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个真正的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它每隔30秒就送出自己完整的路由表到所有激活的接口。
RIP协议选择最佳路径的标准就是跳数,认为到达目标网络经过的路由器最少的路径就是最佳路径。默认它所允许的最大跳数为15,也就是说,16跳的距离将被认为是不可到达的。
在小型网络中,RIP会运转良好,但是对于使用慢速WAN连接的大型网络或者安装有大量路由器的网络来说,它的效率就很低了。
即便网络没有变化,也每隔30秒发送路由表到所有激活的接口,占用网络带宽。
当路由器A意外故障死机,需要由它的邻居路由器B将路由器A所连接的网段不可到达的信息通告出去时,路由器B如何断定某个路由失效呢?
如果路由器B 180秒没有收到某个网段的路由的更新,就认为这条路由失效,所以这种周期性更新是必需的。
RIP版本1(RIPv1)使用有类路由选择,即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这是因为RIPv1通告的路由信息不包括子网掩码信息,所以RIPv1只支持等长子网,RIPv1使用广播包通告路由信息。
RIP版本2(RIPv2)通告的路由信息包括子网掩码信息,所以支持变长子网,这就是所谓的无类路由选择,RIPv2使用多播地址通告路由信息。
RIP只使用跳数来决定到达某个网络的最佳路径。如果RIP发现到达某个远程网络存在不止一条路径,并且它们又都具有相同的跳数,则路由器将自动执行循环负载均衡。
RIP可以对多达6条相同开销的路径实现负载均衡(默认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