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IPC机制(三):Binder
有了上面的所说的运行在内核空间的模块,在Android系统中是通过 内存映射 的方式来实现通信,数据的拷贝只需要一次,相比于传统的IPC机制需要两次的数据拷贝,是更加高效的。
Binder 是 Android 系统中实现 IPC (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机制。Binder 原意是“胶水、粘合剂”,所以可以想象它的用途就是像胶水一样把两个进程紧紧“粘”在一起,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 IPC 。
综上,android中使用Binder作为其IPC 机制。
Linux是基于C语言,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Android应用层和Java Framework是基于Java语言,Java语言是面向对象的。Binder本身符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因此作为Android的通信机制更合适不过。
共享内存是最快的IPC方式,它是针对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运行效率低而专门设计的。它往往与其他通信机制,如信号量,配合使用,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通信。
LINUX中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几个系统调用的语法及用法?
1、creat命令单单是创建一个新文件,而open则是先打开已有的文件,如果该文件没有则创建。
2、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如果将两个wait操作,即wait(full)和 wait(mutex)互换位置后,可能引起死锁。
3、(1)编写自己的系统调用从前文可以看出,系统调用是用户级程序访问内核最基本的方法。目前linux大致提供了二百多个标准的系统调用,并且允许我们添加自己的系统调用来实现和内核的信息交换。
linux进程间通讯的几种方式
无名管道通信 无名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数据只能单向流动,而且只能在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使用,进程的亲缘关系通常是指父子进程关系。
第一种:管道通信 两个进程利用管道进行通信时,发送信息的进程称为写进程;接收信息的进程称为读进程。
常见的进程间的通信方式为7种:按照通信类型划分:1,共享存储系统 2,管道通信系统。3,消息传递系统。4,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linux下进程间通信的几种主要手段简介: 一般文件的I/O函数都可以用于管道,如close、read、write等等。 实例1:用于shell 管道可用于输入输出重定向,它将一个命令的输出直接定向到另一个命令的输入。
在Linux中,父进程可以通过发送信号的方式来与子进程通信。但是,这并不是通过管道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信号机制来实现的。你可以使用kill函数来发送一个信号给指定的进程。
一。管道(pipe)管道是Linux支持的最初IPC方式,管道可分为无名管道,有名管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