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存机制(swap)
1、在Linux操作系统中,swap分区的作用相当于Windows系统下的虚拟内存。当物理内存不足时,将部分硬盘空间当内存使用,由于不是真正的内存,因此将其称之为虚拟内存,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内存不足的情况。
2、在linux下还有一个虚拟内存的概念,虚拟内存就是为了满足物理内存的不足而提出的策略,它是利用磁盘空间虚拟出的一块逻辑内存,用作虚拟内存的磁盘空间被称为交换空间(Swap Space)。
3、监控Swap空间的使用情况:可以使用命令“swapon -s”来监视当前系统中所有Swap空间的使用情况。虽然Swap空间在Linux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依赖Swap空间。
Linux的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是如何划分的(以32位系统为例)?
在用户空间中动态申请内存的函数为malloc (),这个函数在各种操作系统上的使用都是一致的,malloc ()申请的内存的释放函数为free()。
通常32位Linux内核虚拟地址空间划分0~3G为用户空间,3~4G为内核空间(注意,内核可以使用的线性地址只有1G)。注意这里是32位内核地址空间划分,64位内核地址空间划分是不同的。
内核(Kernel):Linux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提供基本的系统功能。它处理与硬件的交互、内存管理、进程调度、设备驱动程序等。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引擎。
linux的虚拟内存机制
【虚拟内存常见问题】linux的虚拟内存机制: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4G内存空间,各个进程的内存空间具有类似的结构。
虚拟内存是将系统硬盘空间和系统实际内存联合在一起供进程使用,给进程提供了一个比内存大得多的虚拟空间。
或者直接将swap设置为物理内存的2倍!输入命令 swapon -s 可以查看系统的swap信息,从下面的输出可以看出,设置了一个大小为1G的虚拟内存。重启系统,再次执行 swapon -s 查看虚拟内存。
linux为什么要采用slab分配机制
buddy 在上面这种情况下,有些被分为小块内存,那么就会存在内存碎片的问题。/proc/pagetypeinfo 以上 buddy 管理的是不小于4K 的内存分配,slab 则是管理小于4KB 的内存对象。
Linux4采用了slab分配器算法,该算法比传统的分配器算法有更好性能和内存利用率,最早在solaris4上使用。Slab分配器思想 1)小对象的申请和释放通过slab分配器来管理。
主要是嵌入式。相关文章如下:Anatomy of the Linux slab allocator The SLUB allocator The SLOB allocator 这也正好体现了一个Linux内核开发一贯的思想:提供一种机制,而不是一种策略(Provide mechanism not policy)。
linux的内存管理采取的是分页存取机制,为了保证物理内存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内核会在适当的时候将物理内存中不经常使用的数据块自动交换到虚拟内存中,而将经常使用的信息保留到物理内存。
Slab 采用等尺寸静态分区法,将页块预先划分成一组大小相等的小块,称为内存对象。 具有相同属性的多个Slab构成一个Cache,一个Cache管理一种类型(一类应该是指一个大小)的内存对象。
Linux 内核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和网络管 理等。这些组成其实是需要详细说明的 2 . linux shell 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