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空间表示标识符(identifier)的可见范围,当前命名空间主要是通过Python字典实现的,不过通常不关心具体的实现方式(除非出于性能考虑),以后也有可能会改变其实现方式。有一些命名空间的例子:内置命名(像abs()这样的函数,以及内置异常名)集,模块中的全局命名,函数调用中的局部命名。某种意义上讲对象的属性集也是一个命名空间。有几个点需要注意下:
第一:不同命名空间中的命名没有任何联系,例如两个不同的模块可能都会定义一个名为maximize的函数而不会发生混淆--用户必须以模块名为前缀来引用它们。
第二:不同的命名空间在不同的时刻创建,有不同的生存期。包含内置命名的命名空间在Python解释器启动时创建,会一直保留,不被删除。模块的全局命名空间在模块定义被读入时创建,通常,模块命名空间也会一直保存到解释器退出。由解释器在最高层调用执行的语句,不管它是从脚本文件中读入还是来自交互式输入,都是__main__模块的一部分,所以它们也拥有自己的命名空间。(内置命名也同样被包含在一个模块中,它被称作__builtin__。)
第三:当调用函数时,就会为它创建一个局部命名空间,并且在函数返回或抛出一个并没有在函数内部处理的异常时被删除。(实际上,用遗忘来形容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为贴切。)当然,每个递归调用都有自己的局部命名空间。
作用域是定义程序该如何搜索确切地“名字-对象”的名空间的层级关系。是一个Python程序可以直接访问命名空间的正文区域。意思是一个对名称的错误引用会尝试在命名空间内查找。尽管作用域是静态定义,在使用时他们都是动态的。每次执行时,至少有四个命名空间可以直接访问的作用域嵌套在一起:
第一:innermostscope,包含局部命名的使用域在最里面,首先被搜索;
第二:enclosingscope,中层的作用域,是内层嵌套作用域搜索起点,包含非局部,但是也非全局的命名
第三:Globalscope,包含当前模块的全局命名
第四:Built-inscope,包含内置命名的命名空间。
so,这么多的作用域,Python是按什么顺序搜索对应作用域的呢?著名的”LEGB-rule”,即scope的搜索顺序:Local->Enclosing->Global->Built-in;当有一个变量在local域中找不到时,Python会找上一层的作用域,即enclosing域(该域不一定存在)。enclosing域还找不到的时候,再往上一层,搜索模块内的global域。最后,会在built-in域中搜索。对于最终没有搜索到时,Python会抛出一个NameError异常。作用域可以嵌套。比如模块导入时。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使用froma_moduleimport*的原因,导入的变量可能被当前模块覆盖。下面是一个例子:
defouter():
a=0
b=1
definner():
printa
printb
b=4
inner()
if__name__=="__main__":outer()
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
File"E:/PycharmProjects/CodeStatisticsTools/test_namespaces.py",line37,in
outer()
File"E:/PycharmProjects/CodeStatisticsTools/test_namespaces.py",line18,inouter
inner()
File"E:/PycharmProjects/CodeStatisticsTools/test_namespaces.py",line15,ininner
printb
UnboundLocalError:localvariable'b'referencedbeforeassignment
如果去掉b=4就能正常运行,这是为啥呢?在没有b=4这行代码时,Python解释器执行到inner()中的printb时,发现有个变量b在当前作用域(local)中无法找到变量b,于是尝试从enclosingscope中查找,找到后就能正常打印了。加上这行代码后,在当前作用域找到了b,但是变量b的赋值发生在print语句之后,于是抛出错误:变量在赋值前就被引用。赋值语句通常隐式地会创建一个局部(local)变量,即便该变量名已存在于赋值语句发生的上一层作用域中
以上内容为大家介绍了python命名空间和作用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Python相关知识,请关注IT培训机构:千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