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插入数据前必须使用USE选择操作的数据库吗
插入数据前必须使用USE选择操作的数据库,原因在于 SQL Server 或 MySQL 等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数据库,而每个数据库中都可能包含有相同名称的表格。因此,如果没有指定要操作的数据库,就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个数据库中的表格需要执行插入操作。一般情况下,在操作数据库之前,需要使用 USE 命令来指定要使用的数据库,才能执行后续的 SQL 命令。
二、数据库的特征
1、数据结构化
数据库采用数据结构化的方式,将数据以表格形式组织起来,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这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传统文件的最简单形式是等长同格式的记录集合。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描述数据,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面向整个系统,是有结构的数据,不仅可以被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这就使得数据库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可以适应各种用户要求。
3、数据的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存储是由DBMS管理的,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加上数据的存取又由DBMS负责,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系统采用集中式的方式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由DBMS统一进行建库、操作和控制,使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得到保证。为此,DBMS还必须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的泄密和破坏。使每个用户只能按规定,对某些数据以某些方式进行使用和处理。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数据的完整性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完整性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并发(Concurrency)控制:当多个用户的并发进程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或使得数据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必须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数据库恢复(Recovery):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操作员的失误,以及故意的破坏会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甚至造成数据库部分或全部数据的丢失。DBMS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亦称为完整状态或一致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恢复功能。数据库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DBMS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恢复。
延伸阅读1:SQL数据库的数据体系结构
SQL数据库的数据体系结构基本上是三级结构,但使用术语与传统关系模型术语不同。在SQL中,关系模式(模式)称为“基本表”(base table);存储模式(内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 file);子模式(外模式)称为“视图”(view);元组称为“行”(row);属性称为“列”(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