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个开源、高性能的NoSQL数据库,被广泛用于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缓存系统中。作为一种轻量级且占用资源少的数据库,Redis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和简单的部署方式。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进行服务端口的修改并不如预期那样顺利,这就需要在修改之后必须重启Linux,否则可能导致服务无法启动或端口无法生效等问题。
Redis的端口修改方式
默认情况下,Redis服务运行在端口6379上,为了保证服务的安全性和性能,往往需要修改服务的端口号。在Linux系统中,我们通过修改Redis配置文件的方式来修改Redis服务的端口号。
首先,使用vim等编辑器打开/etc/redis/redis.conf文件;
其次,在文件中搜索“port”,找到“bind 127.0.0.1”这一行,将其修改成新的端口号(如:5879);
最后,保存修改后的文件,并使用systemctl命令重启Redis服务。
修改后必须重启Linux
修改Redis服务端口后,你可能会发现服务并没有按照你的预期运行。原因是Redis在启动时会读取/etc/redis/redis.conf配置文件中的端口号,如果重新启动服务前没有重启Linux系统,那么Redis就无法读取新的配置文件。此时Redis仍然使用原来的端口启动服务,而新的端口则变得无效。同时,如果在修改端口后Redis服务状态不一致,重启系统可以帮助服务依次执行启动、停止等操作,让配置生效。
综上所述,修改Redis服务的端口号后,一定要记得重启Linux系统,以确保配置文件生效,服务能够正确地启动。